3)第九十八章 目标_我的大明新帝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力。

  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,因为国泰民安,学子的数量增加了十倍有余。

  洪武元年,全国参加会试的学子只有两千人,这些人几乎每个人都被授官。

  到了永乐二年,参加会试的学子就超过了一万人,而且因为靖难之役的耽搁,那一年的会试人数达到了一万四千九百三十八人,差六十二人就达到了一万五千人。

  随后每年的会试人选屡屡上升,应天府的大明贡院,一共修建了两万个号房,供全国的学子考试。

  而且,大明的科考并不仅仅是一科,仔细分来,总计有五十一场分类考试。

  只不过,除了科考,其他学科的考试,考上的大部分只能为吏,不能为官。

  像太医院的医生,户部的会计,刑部的捕头,兵部的武状元,工部的工匠,他们都是通过这种考试晋升为吏的。

  也就是说,大明其实不缺少专业人才,只是将儒家的地位抬的太高,压制了其他学科的为官之路。

  明朝第一次会试,录取率几乎是百分之百。

  但是到了永乐年间,录取率就直接跌到了百分之十左右。如今每一届的会试,总人数大约一万六七,选出的三甲进士人数都在一千三百人左右。

  而且,这还是经过了县试,府试,乡试之后淘汰出来的学子。

  按照乡试的录取率大约在百分之五左右,可以算的出来,大明的秀才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人,举人的总人数也超过了两万人。

  八月下旬的揭榜,有人欢喜有人愁。而大多数中举,并且决定参加会试的举人们,一个个就开始收拾行囊,准备到京城备考了。

  明年春天的会试,太孙殿下加了海外时务和算学,虽然比例不大,但是这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学子们来说,多学一点东西,也就更有把握一些。

  而所有关于海外时务,还有算学的书,当然是应天府最全。

  虽然到了京城的开销会大一些,但是能够与全国的学子一同探讨学问,共同学习,进步也会更大。

  揭榜了之后,从八月初就被隔离的礼部官员们,不管是外帘官,內帘官,还是主考官,都如同打了一场艰难的战役。

  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,所有人都被圈禁了起来,除了主考官还稍微有一点自由,能在院子里活动一下,內帘官和外帘官王不见王,跟坐牢没有区别。

  那些批阅考卷的內帘官们,是足足坐了将近一个月的监狱。外帘官们虽然主持了监考,但是他们在监考之后受到的管制反而比內帘官们更严格。

  这个时候,朱瞻基当然也要好好慰问一番,只要没有舞弊行为,该嘉奖的嘉奖,该放假的放假。

  朱瞻基在八月底的时候,也接见了在应天府监考的考官,向他们表示了慰问。

  解府这几天一直在大肆宴客,因为解家两兄弟,解祯期不负众望,拿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z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